“美容贷”广告,不许播了!

2021-10-01 14:56:10 美医集

国家广电总局27日发通知,近期发现,一些“美容贷”广告以低息甚至无息吸引青年,诱导超前消费、超高消费,涉嫌虚假宣传、欺骗和误导消费者,造成不良影响。为此,广电总局决定,自即日起,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、平台一律停止播出“美容贷”及类似广告。

美丽贷广告 停止播出


短视频、直播兴起后,颜值变成一种新经济,也带火了医美消费的热潮,“零首付、分期付款、利息不高”等优惠条件让很多有美容需求又缺乏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动了心。


然而,“花明天的钱,美今天的颜”,让许多95后、00后成功被“美丽贷”收割,一步步套牢。

美丽贷




“美丽贷”到底是什么




 “美丽贷”,可以是高利贷,属于套路贷的一种。

不法分子、不良美容机构利用年轻人爱美的心理,以“免费整容”、“零首付整容”、“零息整容”为噱头,设下天罗地网。


电视剧《扫黑风暴》中有个情节,《真相》记者黄希假装成顾客去了一家美机构调查取证。咨询之下提出价格太贵,于是,对方向其推荐“美丽贷”。4000元的贷款,往往利息就要1000,利率高达25%。



有的招聘机构以高薪网红为诱饵,并以长相不足为借口让应聘者去整形,随后出尔反尔,不兑现报销承诺。有的医美机构会“帮”在校大学生伪造身份,通过贷款机构支付,为此背上巨额债务。



其实因为这样被骗“美容贷”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。

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美容美发类投诉为16459件,同比增长60%,投诉量位居服务类投诉的第五位,其中一类集中问题就是诱导办理美容网贷。

女大学生 整形

可以看的出,很多平台都非常愿意贷款给学生做医美,“因为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金融知识不足,很容易被低息、零息的宣传所诱惑。而且给利息基本是最高的,因为他们借钱还不上,可以找家长和学校,他们跑不了。”

但从适度消费上看,医美不适合大众消费者。只定向于部分需求者。医美贷对标的是服务,而这个服务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,对消费者来说,维权成本非常高。而且,如果通过‘美容贷’接受了不正规的医美服务,结果很可能就是貌财两空。



持续打击规范市场秩序




广告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对接的渠道之一,消费者通过广告了解相关产品,而产品借助广告这一渠道为自身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,因此保证广告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。

如若广告存在虚假内容,将会直接给消费者带来伤害,同时也会进一步伤害到市场与行业的发展。

市场上难免存在不法投机者想要借助虚假广告牟利,随着政府层面发文对广告进行更为严格的规范,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问题广告的出现。

其实,这并非是监管层面第一次治理医美广告乱象。

医美广告执法


今年8月,市场监管总局依照广告法、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,研究起草了《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,重点打击医美广告乱象。

而这一次国家部门的监管,严控医美市场过度营销、虚假宣传等无序竞争手段同时,也是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管理,禁止非法网贷危害消费者权益,避免消费者成为网贷平台的“收割”对象。

执业医师


对求美者来说,变美无罪,而在接受医美时,要注意该机构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,执业医师是否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。

如果需要申请贷款,首要考虑的问题是——自己创造的价值能否完全覆盖所承担的债务?

唯有谨慎选择,理性评估风险,认清自身经济状况,才能更好保障自己。


电话咨询
美一平台
专家团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