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美热点丨说好只打玻尿酸,没想到送了一个纯手工打脸
当医美业内还在为日益收紧的严控政策焦虑的时候,济南有家机构提前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《扫黑风暴》大戏。
女顾客因眼部整容失败,将该整形医院投诉至市场监管部门,监管人员前脚刚走,这家机构的女老板向对方发出“死亡威胁”,逼迫其签订和解协议。
更好笑的是,被打的怕走不出济南没敢报警,打人的口口声声把医闹和报警挂在嘴边,把自己送进去了。
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该事件的脉络、性质足够令人愤懑,站在医美行业立场,探究事件的影响,很有必要。
打人女老板,究竟是啥来头?
在天眼查APP上,涉事机构喜悦整形全称为“山东沃德喜悦医疗美容有限责任公司”,成立时间2019年11月,注册资本300万,参保人数只有4人。
经营范围里根本就没有整形外科、美容外科等业务,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医疗机构查询平台上,也查询不到执业登记信息。
卫健委官网未查询到相关备案信息
换句话说,这家机构开展的整形业务本身就是违规的。
那么,为什么一家违规的机构还能明目张胆的挂整形的招牌,一天就做几十台手术,老板还能肆无忌惮的打骂顾客?
因为,如今医美整形遍地开花,混乱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。
也正因为乱,才敢如此嚣张。
有脸儿有牌照的正规机构兢兢业业不敢逾越,是因为一旦出违规问题,即刻被处罚查封多年创业毁于一旦;而非法机构没有社会负担,无需医生,挣了钱就走,价格上可拿捏顾客,失败后还能耍流氓。
求美者如何避免踩坑?
更年轻、更漂亮,这是多少人的渴望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,美白、祛斑、除皱,医美就是那种见效快而明显的变美手段。
但人们对医美的风险认知,还停留在十分原始的水平,过去是这样,现在还是。
早些年,几乎没人认为医美是医疗,他们基本上认为医美和美容院一样,都是做美容的;那些黑工作室在他们眼里也没什么大不了,做一样的事,黑工作室还便宜些。
借这个事件,美医集再给大家敲敲警钟。
高水平的医师,才是对求美者交付信任的最大保障。
医美需要专业医生的医疗操作,注射看似简单,实际风险也高于手术,技术不好,轻则留疤、有肉条、线条不流畅,重则毁容、失明,手术感染致伤致残甚至死亡。
在每年约发生4万起医疗事故里,90%通常缘自三非,即非正规机构、非正规医生、非正规药械。
图片来源:截图自新华网
所以别拿自己只有一张的脸去冒险,一定要挑资质齐全的医院,而且要选好医生,选择前多去看看案例和口碑。
名医难得,而美医集医美名医共享平台,致力于构筑医生、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,汇聚业界权威知名专家与医美机构,按照国家相关备案准入机制共同入驻,从源头确保医生职业化、医美机构规范化。
利用自身市场开拓优势,通过智能化平台与数字化管理模式,整合行业上下游供应链,进一步拉动稀缺名医资源的普惠,确保给每位求美者提供准确且与时俱进、安全的变美体验,促进产业优化和健康持续发展。
医美乱象,国家出台全力严管
我国医美行业近年来成长很快。
自2016年的776亿元,到2020年已经达到1549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18.9%,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市场。
但一个通过创造美,给民众增加幸福感的行业却有着不是很美妙的社会美誉度,政府绝不会放任自流。
近几年来,国家对医美的管控力度一年大过一年,各种政策也是层出不穷。
6月,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发布《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,已经开始了2021年6-12月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、规范医疗美容服务、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、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等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。
遏制杂草生长的最好方式,是让庄稼挤压杂草的生长空间,同样的道理,有了足够多的正规医生和机构,“黑医美”才会失去存在的空间。
让医美人都能合法经营,用专业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求美者服务,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医美的健康良性发展。